1. 实务法规
  2. 涉税争议解决
  3. 商城
  4. 工具
  5. 芥末市场

河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专业技术委员会专家提示(第1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实务答疑

发布日期:2023-05-29  生效日期:2023-05-29

阅读量:479 次      来源: 河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     

所属分类: 高新技术企业

所属分类: 高新技术企业

河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专业技术委员会专家提示(第1号)

近期,河南省注册会计师协会收到部分会计师事务所来电、来函咨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的一些实务问题。为此,省注协专业技术委员会组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业务专家,结合近几年来我省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评审中政策把握和专项审计工作监管情况,对行业执业人员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和研究,编写了四个问题的专家解答意见,供大家在执业中参考。

以下解答仅代表专家观点,不能替代相关法律、法规、执业准则,也不能替代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在执业中注册会计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合理使用。

一、如何理解把握《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简称《工作指引》)中规定的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及企业主要产品(服务)的含义?

答:(一)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工作指引》的规定,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是指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开展研发活动所形成的符合《重点领域》要求的产品(服务)所获得的收入与企业技术性收入的总和。

“主要产品(服务)”指的是企业高新技术产品(服务)中的主要部分,对其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应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以下简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二)对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属于申报企业。

(三)近一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同期总收入的比例应不低于60%,近一年申报企业主要产品(服务)收入总额占企业同期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总额比例应超过50%,否则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

在专项审计实务中,注册会计师应关注高新产品的区分标准是产品所使用的技术,而非产品所属领域。还需要关注企业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是否对高新产品(服务)起到核心支持作用。若对高新产品(服务)所使用的技术存在异议的,可与科技部门沟通,借鉴利用行业技术专家的意见。

二、《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规定,研发过程中产出的产品或副产品对外销售(以下简称“试运行销售”),不应将试运行销售相关收入抵消相关成本后的净额冲减研发支出。高企认定专项审计工作中,对该规定如何把握?

答:在《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出台前,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条件的才能资本化,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按照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2018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8〕15号)的要求,执行一般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表格式的,未完成的资本化支出在资产负债表中“开发支出” 列示,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化支出在利润表中“研发费用”列示。

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工作中,申报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发生的开发新产品等研发活动,符合《工作指引》规定的研究开发活动定义,且该开发新产品活动发生的料、工、费属于《工作指引》规定的研究开发费用归集范围,不论申报企业该开发新产品活动是否成功,均应属于申报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研究开发费用归集范围。

企业研发过程中产出的产品或副产品对外销售进行会计处理时,依据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的通知》有关规定执行:对外销售(以下统称试运行销售)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14号—收入》、《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等规定,对试运行销售相关的收入和成本分别进行会计处理,计入当期损益,不应将试运行销售相关收入抵销相关成本后的净额冲减固定资产成本或者研发支出;试运行产出的有关产品或副产品在对外销售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规定的应当确认为存货,符合其他相关企业会计准则中有关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确认为相关资产。即研发过程中产出的产品或副产品等有形资产的成本,从研发费用科目中转出,计入营业成本、存货等。《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5号》解释中对研发费用的转出是会计准则要求的会计处理规定,不应理解为冲减会计期间研发费用投入,即不减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的研发费用。

企业年度研究开发费用总额,为企业年度投入的研发支出总额,包括费用化核算的研发费用与资本化核算的研发费用之和。企业应在研究开发费用结构明细表编制说明中予以披露,会计师事务所应在出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报告时充分关注。

三、高企认定专项审计工作中,总收入的口径如何把握?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规定总收入是指收入总额减去不征税收入。收入总额与不征税收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规定计算。

(一)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包括:

1.销售货物收入;

2.提供劳务收入;

3.转让财产收入;

4.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5.利息收入;

6.租金收入;

7.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8.接受捐赠收入;

9.其他收入。

(二)收入总额中的下列收入为不征税收入:

1.财政拨款;

2.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

3.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企业从县级以上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及其他部门取得的应计入收入总额的财政性资金,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作为不征税收入:

①企业能够提供规定资金专项用途的资金拨付文件;

②财政部门或其它拨付资金的政府部门对该资金有专门的资金管理办法或具体管理要求;

③企业对该资金及以该资金发生的支出单独进行核算。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财政性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51号)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专项用途财政性资金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70号)规定,不征税收入由主管税务机关最终确定。如果政府专项资金收入符合不征税收入条件并由主管税务机关确认,则可不列入企业同期总收入,反之则需列入总收入。

企业应在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明细表编制说明中予以披露总收入的构成,会计师事务所应在出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专项审计报告时充分关注。

四、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报告和纳税申报表的逻辑关系应如何衔接?

答:对于已执行《财政部关于修订印发2018年度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财会〔2018〕15号)的纳税人,在《利润表》中列示的“研发费用”通过《期间费用明细表》(A104000)第19行“十九、研究费用”的管理费用相应列次填报;在《利润表》中列示的“其他收益”、“资产处置收益”、“信用减值损失”、“净敞口套期收益”项目则无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表填报,同时第10行“二、营业利润”不执行“第10行=第1-2-3-4-5-6-7+8+9行”的表内关系,按照《利润表》“营业利润”项目直接填报。

五、申报企业申报提供的经审计近三个会计年度会计报表中,因年报审计追溯调整,导致前后年度净资产年末数和年初数不一致,同一年度营业收入在前后两年的利润表中本期数和上期数不一致。计算净资产增长率和销售收入增长率时,如何确定申报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年末净资产和营业收入?

答:在这种情况下,应按照经审计调整后的净资产和营业收入数据来确定近三个会计年度年末净资产和营业收入,申报企业应当在编制说明中予以披露。


大侠既然来过,何妨留下墨宝...

最新法规推荐:

1、专家提示第38号一验资业务若干关注事项

2、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7部门关于印发《关于在青岛市房屋征迁项目中推行房票安置的通知(试行)》的通知

3、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广东省财政厅 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关于取消广东点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56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通知

4、深圳市财政局关于印发《深圳市财政局注册会计师和资产评估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4年度奖励补贴申报指南》的通知

5、深圳市商务局关于公开征求《深圳市全面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工作措施(征求意见稿)》 意见的通告

声明与提示:相关信息谨供参考,具体以正式文件为准。